中文 English

三井化学 催化剂科学奖 获奖者名单

三井化学以'为化学及化学产业的持续发展做贡献'为目的,特别是为表彰在催化科学领域里取得优秀业绩的研究人员,在2004年设立了 "三井化学 催化科学奖"、"三井化学 催化科学鼓励奖" 奖项。

历届获奖者如下。

※ 部门・职位符合发布时情况。

三井化学 催化科学奖

Melanie S. Sanford

密歇根大学 教授

业绩:「Developing late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reactions for carbon-carbon and carbon-heteroatom bond formation」

Melanie S. Sanford博士很早便着手于以C-H键官能团化反应为目的的后期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对该领域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同时,Sanford博士还积极开发用于氟化反应和放射性氟化反应的钯催化剂和铜催化剂,并就上述反应机理不遗余力地展开研究。Sanford博士还致力于无需碱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脱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开发出了具有极高独创性的镍催化剂和钯催化剂。在这一反应中,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芳基卤化物,作为亲电试剂参与作用。这些成果为催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Sanford博士因此荣获此奖项。

Frank Glorius

明斯特大学 教授

业绩:"Development of Chemo- and Enantioselective Arene Hydrogenation and of Additional Tools for Improving Synthesis"

Frank Glorius博士研发出了种类丰富的催化剂,能够实现高效的有机合成反应。他很早便开始关注N-杂环卡宾(NHC)配体,利用金属和NHC的络化物实现了选择性的芳烃氢化,并证明该成果同样适用于纳米粒子催化剂。在促进C-H键活化的催化剂研发领域中,Frank Glorius博士也硕果累累,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近年,他在智能数据生成方法和机械学习方面也颇有建树。这些涉猎广泛的研究成果对催化科学的发展贡献卓著,促成Frank Glorius博士荣获该奖。

M. Christina White

伊利诺伊大学 教授

业绩:"Site-Selective Aliphatic and Allylic C—H Oxidations for 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Christina White博士对于开发烯丙基和脂肪族触媒C - H氧化反应方面有先驱的业绩。以往,对于这种类型的反应,必须使用具有定向取代基的反应性基质,但White博士开发了一种新型过渡金属触媒,实现了不使用定向取代基的选择性氧化反应。White博士的手法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化合物,所谓的后期功能化,在医药科学领域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故获得了此奖。

Shannon S. Stahl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 教授

业绩:"Catalysts for Selective Aerobic Oxidation of Organic Chemicals"

Shannon Stahl博士在空气氧化催化剂研发中开拓了新的领域。即研发了精化学品及医药品等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空气或分子状氧气的氧化剂进行一般性的高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加深了关于这类反应机构的基础理解。

F. Dean Toste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授

业绩:"关于有机合成的新概念以及新催化剂的引入:均等系金属催化剂及含有不对称阴离子催化剂反应的开发"

F. Dean Toste博士开发了通过高原子价金属氧化物及不对称阴离子开拓了以下革新催化剂,实现了先驱的职责。(1) 低原子价金属络化物均等系金属催化剂。(2) 高原子价金属氧络化物催化剂(3) 不对称阴离子的相间移动不对称催化剂。另外还展开了将发酵与金属络化物相组合后从生物量中取得的燃料及化学物质的合成。

David W. C. MacMillan

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

业绩:"有机催化剂的新扩展"

David W. C. MacMillan 博士在有机催化剂,特别是在不对称催化剂上做出了显著成就。率先进行有机催化剂的开发,实现了环保的非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同时在这之后还在此领域中起到了中心作用。这一点得到好的评价。

John F. Hartwig

伊利诺斯大学 教授

业绩:"碳-氢结合活性化及高效率耦合反应等暂新且实用的催化剂反应的开发"

John F. Hartwig 博士,对催化剂科学未解决课题之一的催化剂碳氢结合活性化做出了先驱性贡献,以及推广了高效率耦合反应的开发等新型开发。另外,也加深了支撑此研究的反应机构研究。

野崎 京子

东京大学 教授

业绩:"极性单体的配位共聚合用新型催化剂的开发"

野崎京子博士通过对催化剂反应相关基础研究的经验累积,开发了催化剂科学重要课题之一的烯烃与极型单体配位共聚合可能的改革革新型催化剂反应。

侯 召民(Zhaomin Hou)

理化学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

业绩:"新稀土类金属错体催化剂的聚合反应的开发"

侯召民博士通过对稀土类错体的基础化学到应用的系统研究,通过新催化剂实现了烯烃及双烯体的广范围聚合,开拓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之路。

Gregory C. Fu

麻省理工大学 教授

业绩:"新概念催化剂为基础的耦合反应与不齐合成反应"

Gregory C. Fu 博士在有机合成催化剂的开发中,提出了面性不齐的新概念,开发了新型,高通用性的种种有机合成手法。

Eric N. Jacobsen

哈佛大学 教授

业绩:"利用于不对称酸化、加水分解、碳碳结合生成反应的不对称催化剂的开发"

Eric N. Jacobsen博士把新选择的不齐合成反应缩小到很重要化合物的目标里进行开发并使其达到实用水平。

小林 修

东京大学 教授

业绩:"指向环境调和型有机合成的新催化剂的开发"

小林修博士运用新概念的路易斯酸催化剂,在水中可反应的催化剂等取得革新业绩,扩展了独创的环境低负荷型有机合成领域。

三井化学 催化科学鼓励奖

Todd K. Hyster

康奈尔大学 副教授

业绩:「Photoenzymatic catalysis in organic synthesis」

Todd K. Hyster博士通过巧妙地在酶的活性位置中结合协同催化剂的可见光活化,实现了高效的碳自由基的不对称合成,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生物催化方法。这项成果开拓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融合新领域,受到业界高度赞誉。最近,Todd K. Hyster博士还在通过分子内C-C键结合促成不对称环化反应,及通过分子间偶合合成全新的化合物等领域取得了成功,使其亲自研发的方法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成果在有利于酶催化的精细化学品生产流程中,未来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

Robert J. Phipps

剑桥大学 副教授

业绩:「Development of novel strategies for selectivity control in catalytic reactions」

Robert J. Phipps博士利用以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基质间的离子对相互作用为主的反应设计,研究出间位和对位选择性的C-H活化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在不对称C-H活化反应领域亦有所建树。Robert J. Phipps博士还利用此离子对策略,成功实现自由基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控制,体现出其在合成化学方面的应用潜力。

Matteo Cargnello

斯坦福大学 副教授

业绩:"Use of Well-Defined Material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talysts Aimed at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teo Cargnello博士的研究以前人未曾达到的精确程度,阐明了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关联,为固体催化科学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其中,通过研究创新Pd-CeO2的核-壳结构延长甲烷的燃烧活性、验证金属-氧化物的边界长度和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证实废气排放处理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的原子状分散导致活性降低等成果获得业界高度评价。

岩﨑 孝纪

东京大学 副教授

业绩:"Cooperative Catalyses of Transition Metal Anion and Typical Metal Cation"

岩﨑孝纪博士利用过渡金属阴离子和主族金属阳离子的协同催化剂,应用于种类繁多的有机合成反应,受到广泛赞誉。他在使用典型金属镁、锂、锌和过渡金属铑、钴、铜、铁等构成的络化物促进高效C-C键结合的同时,还通过有力证据证明了这些络化物能够切断C-O及C-F键等强化学键。

生长 幸之助

东京大学 讲师

业绩:"Chemoselective Transformations by Radical-Conjugated Redox Catalysis: From Functional Small Molecules to Biomacromolecules"

生长幸之助博士将有机基和电子氧化还原触媒相结合的自由基共轭氧化还原触媒进行了有效利用,实现了选择性有机转化反应。生长博士的手法适用于小分子及宏分子,特别是在蛋白质等结构复杂的生物宏分子的选择性变化,这点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Robert R. Knowles

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

业绩:"Proton 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in Organic Synthesis"

罗伯特 · R · 诺尔斯博士利用氧化(氧化还原)光触媒系, 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 先驱开创了对有机合成有效的根基形成反应,并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大影响效应的新领域。 特别是开发了多数在通过铱络合物光触媒系的化碳 - 氢键结合的官能化碳和闭环反应的氧化或还原性PCET系,并开发了合成精制化学药品和天然物的方法。

Neil K. Garg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机校 教授

业绩:"Breakthroughs in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is and Harnessing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in Total Synthesis"

Neil Garg博士通过卑金属催化剂反应及高变形化学种研发了操纵自如的化学反应、并研发了包括天然物体,有用的异质环式化合物的有效新合成法,引导了有机合成新的可能性。

伊藤 慎库

东京大学 研究生院 副教授

业绩:"Polymer Synthesis Based on Innovative Retrosynthesis"

伊藤慎库博士基于"革新的逆合成"概念,开拓了功能性高分子可合成的新催化剂及重合反应: (a) 通过片磺酸-磺酸酯化配位金属络化物实现了α-烯烃和极性乙烯单体的共聚作用。(b)「Ping-pong重合」- 交错排列Arylation – Hydroformylation反应及聚乙烯醇 - 乙烯交错共聚作用。(c)双环羰基-烯烃变成亚磷等价体o-arylene groups含有高分子合成。

千叶 俊介

南洋理工大学 准教授

业绩:"含氮气复数环状化合物的合成所定向的一电子移动型氧化还原作用催化剂系的开发"

千叶俊介博士在通过铜催化所产生的空气氧化反应以及通过锰催化所产生的激进反应等方面,利用一电子移动所产生的氧化还原开发了独创性较高的分子变换反应,打开了在医农药及材料领域界使用率非常广阔的含氮气复数环状化合物合成的道路。

熊谷 直哉

微生物化学研究所 主席研究员

业绩:"协奏功能型不对称催化剂的开发和医药品的高效率不对称合成的应用"

熊谷直哉博士开发了由软路易斯酸/硬碱、稀土类金属/氢结合性配合基组合的独特协奏功能型不对称催化剂系,成就了药物发现方面的多数有用化合物的高效率不对称合成。

山口 和也

东京大学 副教授

业绩:"以金属氢氧化物的特性为基础的高活性不均匀催化剂的开发"

山口和也博士在不均匀系催化剂领域中引进了新的分子设计概念,从独有的视点创造出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Ru(OH)x / AI2O3 等),并明确了能够适用于高效的有机合成反应。着眼点好,在广为人知的材料中发现了新的价值。预期今后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依光 英树

京都大学 副教授

业绩:"开发了以钯作为催化剂的通过不饱和乙醇和有机卤化物的反应"

依光英树博士把通过使用活性有机金属化合物而实现的钯催化剂的交叉耦合反应运用于同质烯丙醇的巧妙分子设计中,实现了利用中性分子进行高效率化。此合成手法被评价为开辟了低环境负荷的精密催化剂科学的新天地。

松永 茂树

东京大学 讲师

业绩:"以手性配位设计为基础的多中心催化剂反应的开发"

松永茂树博士通过实例证明了对催化剂反应进行多中心控制概念的有效性,并展开到有用有机化合物合成中。

中尾 佳亮

京都大学 副教授

业绩:"为使碳碳结合形成附加反应的协动金属催化剂的开发"

中尾佳亮博士运用镍与路易斯酸协调的催化剂作用,开发了新型碳碳结合形成附加反应。

寺尾 润

大阪大学 助手

业绩:"阴离子性迁移金属错体作为关键催化剂中间体的碳结合生成反应"

寺尾润博士着眼于阴离子性烯烃迁移金属错体,向世人展示出耦合反应及附加反应等的碳碳结合形成反应的新催化剂,开拓了有机合成的新型领域。

陈 志宏(Michael C. W. Chan)

香港市立大学 副教授

业绩:"关于聚合反应中弱吸引性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提示"

陈志宏博士用中子反射等手法证明了烯烃聚合控制的弱吸引性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给聚合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

桑野 良一

九州大学 副教授

业绩:"新不对称催化剂与迁移金属催化剂反应的开发"

桑野良一博士根据反应異构配位的独创观点,创制出新型手性膦配体,扩展了不对称还原的新领域。

伊丹 健一郎

京都大学 助手

业绩:"运用可移动的配位性控制基的新合成方法论的开拓"

伊丹健一郎博士对钯为中心的金属催化剂的配体提唱了可移动控制基的概念,设计了多种新型膦配体,而且达到高效率・高选择率。